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三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。
小暑的时刻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,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05°时即为小暑。
小暑是夏季的开始,也是天气最热的时期之一。
小暑之后,太阳开始逐渐向南移动,天气逐渐转凉。
在中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中,小暑是农民们取“沐季”之际,也就是要开始享受夏日清凉的时节。
在这个时节,民间有吃薄荷糖、喝花茶、吃西瓜等传统,这些食品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。
小暑之间,天气炎热,空气湿度大,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,因此要注意防暑降温。
一些预防措施包括: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,避免做剧烈运动,穿轻便透气的衣服等等。
此外,小暑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中一些节庆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。
例如在江南地区,人们会在小暑一天晚上用糯米制作粽子,取名为“小暑粽”,寓意为缘分到了,能够结缘成为好朋友、情侣甚至夫妻。
在一些地区,人们还会在小暑时去采摘莲藕,以备后用。
总的来说,小暑标志着夏季炎热天气的开始,也提醒人们该注意防暑降温的问题。
同时,小暑也能够孕育出许多民间节庆活动,丰富民间文化生活。